deepin(原名:Linux Deepin;中文通称:深度操作系统)是由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在Debian基础上开发的Linux操作系统,其前身是Hiweed Linux操作系统,于2004年2月28日开始对外发行,可以安装在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中
——来自百度百科
提到deepin,你是不是想到了这个:
事实上,深度(即deepin)以前和雨林木风、番茄花园一样,是做盗版系统的。但是,深度的盗版Windows的最后一版是XP V9.0。自2009年,HiweedLinux改名deepin,自此,Deepin的历史开始了。
这就是我的Deepin桌面:
在安装Deepin之前,首先要明确,Deepin不是Windows。请务必了解以下内容:
在这个部分,你将学到基本的Linux知识,能更快的适应Deepin,要坚持看完哦~
目录就是文件夹(省了一个字,嘿嘿)。目录的表示方法是:
如:
shell/home/gbwater/Desktop/
表示的就是home里的gbwater文件夹里的Desktop文件夹,即桌面。这一串东西叫路径。这和Windows很相似。
不同于Windows,Deepin没有盘符,更没有C盘。请不要因此抱怨,这更加科学和便利。
Deepin的系统存放在根目录(/),下图的“系统盘”指的就是根目录
所有的其他主要目录(home、opt、usr等,将在下文介绍)都挂载(类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)在根目录。所以选择文件夹时找不到这些文件夹,那就去根目录里找。虽然你有权限,但不要轻易修改里面的内容,容易使系统崩溃。
进入根目录有两种方式,一是在文件管理器中双击进入,而是在终端下使用命令(详情请见后文的终端部分):
shellcd /
/home目录就是文件管理器侧边栏的“主目录”,是储存用户文件的目录。“桌面”、“文档”、“下载”等文件夹都存在这个目录,如图所示:
但千万不要认为这里面只有用户文件,许多重要的配置文件也储存在这里。要查看或修改这些文件,需要临时显示隐藏文件,快捷键:ctrl+H,再次进入时会默认隐藏。
要在终端进入/home,输入命令:
shellcd ~/
/opt是存放软件的目录。按照Deepin的规范,所有在应用商店里安装的软件都会存放到/opt/apps下一个以软件包(将在下文介绍)名称命名的文件夹下。这很类似Windows中C盘下的“programme files”文件夹。如果不是在应用商店里安装的,一般默认直接安装到/opt。如图所示:
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,例如U盘、光驱等等,当识别后,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。
比如我的用户名是gbwater,那么新插入的U盘就在/media/gbwater下能找到。当然,要访问U盘等设备直接一打开文件管理器就能看到了。
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(共享资源) 的缩写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,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,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。
Linux下的系统目录还有很多,这里介绍的都是比较常用的。所有这些目录都挂载在根目录下面。建议安装系统的时候将一些重要的目录单独分区,而不是让它们默认地储存到根目录。这样,重装系统时只要选择挂载它们,数据什么的都不会丢。这是Linux区别于Windows的一大特点。
软件包就是软件。Deepin中软件的安装包一般是.deb格式。
软件包之间可以有依赖关系。所谓依赖关系,就是安装的顺序。如A依赖B,那么安装A时一定要先安装B,卸载B时也会一起卸载A
很多人谈命令行色变,认为命令行是程序员的玩物。其实并不是,命令行是操作的一种方式,有时候比在图形界面用鼠标点更方便快捷,还能完成一些图形界面不能实现的操作。
运行命令需要终端,如图所示:
运行命令时,在里面输入命令,然后按回车键即可
当然,你也可以选中内容然后在要插入的地方单击鼠标中键将其插入
一个命令其实就是一个软件,存放在/bin目录下。
有的命令不用参数,有的命令需要参数。参数就是告诉这个命令要它做什么。参数直接跟在命令后面。
参数的形式不是固定的,下面将简单介绍一些常用的命令。
Linux下root的权限是系统的最高权限,可以进行任意操作(甚至删掉整个系统!)。
一些操作比如修改系统文件,安装软件之类的操作需要root权限。
要临时用root权限执行命令,在命令前加上“sudo”,回车后输入密码。注意在终端输入密码是不会显示你输入了什么的。输入完成后再回车即可。在同一个终端窗口中第二次使用sudo是不用输入密码的。
例如,要临时用root权限安装软件,输入:
shellsudo apt install <软件包名称>
下文都会使用"<>"表示需要替换的内容
要在当前终端窗口中启用root,输入命令:
shellsu
回车后输入密码即可。
要退出root,输入命令:
shellexit
还没有输入命令时,光标前面有一行字,比如:
shellgbwater@gbwater-PC:~/Desktop$
此处gbwater指的是当前窗口中登录的用户名,用su命令进入root后会显示:
shellroot@gbwater-PC:/home/gbwater/Desktop#
冒号后面到$或#前面是当前所处的目录位置,如当前就处于~/Desktop下
要进入当前目录里的一个文件夹,输入
shellcd <文件夹名称>
要返回上一目录,输入:
shellcd ..
".."其实是一个文件夹,进入它就是进入上一目录
要查看当前目录下有什么文件(夹),输入:
shellls
这条命令默认不显示隐藏文件(夹),要连带隐藏文件(夹)一起查看,输入:
shellls -a
如果嫌文件或者文件夹名字太长,可以按tap让终端帮你自动补全。
cd命令也可以进入不在当前文件夹的目录,输入;
shellcd <目录的路径>
如果路径中含有空格,需要将路径用单引号括起来。当然,你也可以直接在文件管理器里将那个文件(夹)拖到终端里。
新建文件夹,输入:
shellmkdir <文件夹名称>
删除文件,输入:
shellrm <文件路径>
如果要删除的文件位于当前目录,可以直接输入文件名称
注意在终端中删除的文件不能在回收站中恢复!
删除文件夹,输入:
shellrm -r <文件夹路径>
如果要删除的文件夹位于当前目录,可以直接输入文件夹名称
不想看到确认删除的提示,加上-f:
shellrm -rf <要删的东西>
复制文件:
shellcp <要复制的东西> <复制去的目录>
注意复制去的目录后面要加上斜杠(/)
移动文件:
shellmv <要移动的东西> <移动去的目录>
注意移动去的目录后面要加上斜杠(/)
重命名文件(夹):
shellmv <原名> <新名称>
注意如果重命名的是文件夹,后面不能加上斜杠(/)!
在线安装软件包
shellsudo apt install <软件包名称>
安装下载的软件包(自动处理依赖关系)
shellsudo apt install <软件包文件的路径>
安装下载的软件包(不自动处理依赖关系)
shellsudo dpkg -i <软件包文件的路径>
自动修复依赖关系
shellsudo apt install -f
在线搜索软件包
shellapt search <软件包名称>
下载软件包
shellapt download <软件包名称>
删除软件包(保留其配置文件)
shellsudo apt remove <软件包名称>
删除软件包(删除其配置文件)
shellsudo apt purge <软件包名称>
当然,以上操作可以通过deepin软件包管理器及起动器的右键菜单以图形界面的方式完成。
相信看完了以上内容,你对Deepin和Linux的了解更深入了。在实体机安装之前,不如先用虚拟机体验一下。欢迎使用!
本文作者:GBwater
本文链接: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